第四章 流苏帐后的黑手 1_机关里的女人
青鸾峰上 > 机关里的女人 > 第四章 流苏帐后的黑手 1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章 流苏帐后的黑手 1

  王副秘书长被“双规”的消息在机关传出后,引来了各种舆论。有的说,王副秘书长太冤了,怎么会被女人卖了;也有的说,王胖子平时不是眼睛倒比眉毛高吗,他龟儿子也有今天;有的说,是哪个写的检举信,搞成案中案了,好热闹……于是各个办公室的谈话都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。

  花岗岩厂财务科接到建材局的电话,要他们把今年一月份的财务凭证调出来,说是要查一桩购买花岗岩的事。财务科长一下子就慌了,立即召集科里的人开会,查问有没有做假账,有没有大头小尾开发票的事。如果有,赶紧采取补救措施。会议才刚刚开始,门口就走进两个人,是纪工委的胡副书记和张处长,他俩都是办案老手。他们的到来着实把财务科长吓出一身冷汗,他慌忙说:“我们正在开会,马上结束。”转过脸,财务科长眨眼示意让大家赶快溜。见状,胡副书记马上宣布:“我们是纪工委的,你们不用紧张。我们只核实一件事,今年一月中下旬有一张发票,抬头写的是肖女士,内容是购一批铁锈红花岗岩,金额大约在两万元左右。这张发票是谁开的,并请这位同志回忆一下提货时的情况,比如交款人的样子,提货人的样子。”

  这下大伙松了口气。不是税局来查账的,好办。于是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,大家都在努力回忆。好半天没有结果。这时,还是科长拿了大主意,吩咐留下张、李、王三位同志把一月份的票据调出来,看看是谁给这位肖女士开的票,谁就回忆,大家都不要走远,等候召唤。

  大沓票据被翻出来查找,一个时辰过去了,才在众多凭证中拈出了那张票据,科长迅速把隔壁办公室的马大姐叫来,对她说:“这是你的笔迹,请你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。”

  又矮又胖的马会计哭丧着脸说:“那么多人,又过了那么久,我怎么记得住?”

  她刚说完,胡副书记就接着说:“不要紧,慢慢想,我们等你。”

  马大姐心情才放宽了些,她想了许久,好半天才甩着头说:“硬是想不起,又不能瞎编。”

  眼看该下班了,她心里更慌。她还盘算着今天买什么菜,因为读大学的女儿回来过周末。这时张处长开口说:“我提醒你两句,你看我说得对不对,能不能帮助你回忆起来。那天下午5点钟左右,来人是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女子,交的现钱。”

  他边说边递过去一张照片:“你看是不是这人。”

  马大姐接过照片一看,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了:“对的,对的,就是她,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右嘴角有一颗黑痣,和我女儿一样。她交钱时怎么数都还差200元,后来她左掏右掏还是凑不齐,于是她向同行的朋友借了200元。她的钱包是枣红色的,我当时心想,怎么和我去年被抢的那个钱包一个颜色,要说记起也就是这些了。”

  马大姐没有再说什么,四周很静,只有胡副书记和张处长两个人“沙沙”的笔记声。

  张处长边写边抬头问:“和那个女同志一块来交钱的人啥样?”

  马大姐想了一会儿说:“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,像个暴发户。我还记得,他脖子上的金项链很粗。因为快下班了,人少,所以我还多看了两眼。”继而她又补充说,“那条项链像拴狗的一样。”

  马大姐嘟嘟囔囔地还说了些什么,大意是,关我们什么事,问这些干吗。她说的话两位领导没听进去。最后马大姐看都不看记录,就摁上了红手印,然后一转身就溜了。紧接着他们又到了库房,询问守仓库的老赵。老赵摇头说,每天来提货的人很多,自己只看单子不看人。

  这下证人只有那个和肖悦一起来提花岗岩的中年男子了。

  肖悦说:“那个人叫唐老二,是半路碰到的熟人,住在花岗岩厂附近,是叫来帮忙的。”肖悦还强调说,“他可以证明,那天是我交的钱,的确是我出资买的花岗岩。”

  王胖子一口咬定花岗岩是他自己买的,他没有收受过肖悦的任何东西。他说,自己是党的干部,熟知国法党纪,受贿立案标准是五千元,何况这是两万余元哩。……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王胖子一口咬定花岗岩是他自己买的,他没有收受过肖悦的任何东西。他说,自己是党的干部,熟知国法党纪,受贿立案标准是五千元,何况这是两万余元哩。

  现在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重要的旁证人唐老二。唐老二家在距花岗岩厂不远处的新天镇。很费劲才找到坐落在山沟沟里的唐老二家,胡、张二人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到唐老二家,天已黑尽了。

  费尽周折找到他家,家里人却说他出车去了,不知什么时候回来。大门旁的黑狗“汪汪”狂吠不止。由于结案心切,胡副书记和张处长也顾不得这些了,就在他家门口坐下,一副要死守到底的样子。还好,不一会儿,唐老二出现在夜色之中。

  他听完询问,马上不假思索地说:“是小肖交的钱,最后小肖还向我借了200元,说是还我,可到现在面都没照。”

  唐老二还补充说:“这些当干部的硬是累,为了讨好领导,甚至还要自己搬运,不像我们当农民的轻松。”

  唐老二脖子上挂着马大姐说的那条粗得像狗链子的金项链。他是农村暴发户,靠包小工程发家。

  张处长望着他,对他后面说的那几句话很感兴趣,马上追问:“你怎么知道她是送给领导的?”

  唐老二哼着鼻音说:“她借我的手机背过身去打,以为我听不到。我听她说‘王秘书长’,还撒娇说‘好累哟’。她问这些花岗岩是否直接送到新房子,还叫那个领导找好搬运东西的人,她很快就到。”

  这几句话令胡副书记和张处长心中狂喜,事情已经再明白不过了,事实胜过雄辩。他们将写好的记录递给唐老二,让他看看是否属实,如果属实,请摁上手印。唐老二看都不看,大大咧咧地就摁上了。

  尽管如此,调查组的同志还是把唐老二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叫出来,把记录递给他,叫他一字一顿地读给老爸听。

  晚上10点钟,纪委办公室又是灯火通明,专案组的同志在向纪委常委汇报情况。

  省政府办公厅炸开了锅!

  堂堂王副秘书长被“双规”的消息在机关传出后,引来了各种议论声,有的说,王副秘书长太冤了,怎么会被女人给卖了;也有的说,王胖子平时不是眼睛倒比眉毛高吗,他龟儿子也有今天啊;有的说,是哪个写的检举信,搞成案中案了,好热闹……于是各个办公室的谈话都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。

  王副秘书长成了“新闻人物”,尽管版本很多,最流行的版本是,肖悦是美女蛇,关键时刻露出真面目,把王秘给咬了。现在只要肖悦俏丽的身影一出现,立刻像磁石一样,吸引着人们或暧昧或鄙夷的目光。不断有人指指点点说,瞧,那就是肖悦。她成了省府大院里大名鼎鼎的“莱温斯基”。

  机关里有的人兔死狐悲,大多同情落马者。平时背地里对王胖子骂声不断的人,这会儿倒生出悲悯之心,想起他的种种好处,接着为显示自己的王者风度,竟会感叹几句,真是哀兵必胜。相反对于肖悦,男男女女大多是众口一词,认为她是过河拆桥,还有的说肖悦是红颜祸水啦,狐狸精啦,脏水倾盆而下。

  肖悦像赤裸裸行走在机关大院里,缩手缩脚,战战兢兢,躲避着众人的流言蜚语和复杂的目光。这日子简直没法儿过,身心俱疲,最无法忍受的是,办公室姓宋的小子,常没事找事,冷嘲热讽。他刚来时见人就摇尾巴,现在开始龇牙咧嘴咬人了!

  一天深夜,肖悦开车出去,故意对着一棵大树猛撞过去。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肖悦当时眼前发黑,昏迷不醒。翌日清晨,纪工委的人在医院见到手臂包裹着纱布的肖悦,大吃一惊。肖悦满脸是血,手臂骨折,精神萎靡。

  纪委的同志立即给省政府办公厅领导电话,明确说:肖悦是受保护的对象,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那可是政治事故,相关人员都要受处分。纪委领导明示办公厅要保护肖悦的安全,说她是有功之臣,揭发出了党内蛀虫。尽管组织上为肖悦撑腰,可是机关里的人并没为此而同情她,嘲笑鄙夷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异样,她的处境依然很尴尬。……

  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纪委的同志立即给省政府办公厅领导电话,明确说:肖悦是受保护的对象,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那可是政治事故,相关人员都要受处分。纪委领导明示办公厅要保护肖悦的安全,说她是有功之臣,揭发出了党内蛀虫。尽管组织上为肖悦撑腰,可是机关里的人并没为此而同情她,嘲笑鄙夷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异样,她的处境依然很尴尬。

  肖悦如此,刘华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别有用心的人说,肖悦出卖王胖子,是刘华指使的,这个女人不显山不露水,其实是个狠角色。对这样的女人,一定要多加提防。

  到底是谁写的检举信呢?刘华心中还是没底,她只知道是办公室的人,是谁,不清楚。她首先怀疑的是马丽,人称“马婆婆”。这个马婆婆平素牢骚不断,自打有这念头后,对马丽,刘华是越看越像写信的人。

  马丽身材不高,不过一米五八,架着一副眼镜。名气“很大”,因为她很能“侃”,大凡与人争论问题,她都能从上下五千年,纵横两万里找出种种理由,活生生地把对方驳倒,每每总是对方举手投降“认输”,不是别人真的输理,而是输不起时间。

  刘华记起前些日子,叫她写中心的半年总结,其中涉及到两个数据,其实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,而且也是大家认可的,可她偏偏要说那些数据算错了,还振振有词地说,我是博士,这点常识我是懂的,对这两个数据我演算了许多遍,我们要坚持真理,不能照错误的数据写,要按我演算出来的数据填报上去。刘华把她请到办公室,一杯龙井绿茶沏上,非常客气地说:“马丽,我知道你有学问,做事也认真,这非常好,但这是上面认可了的数据,如果我们改变了,对上对下都不好交代。”刘华的话还未说完,马婆婆头一偏,眼睛定定地直视着刘华说:“主任,我们做人做事都要认真,哪能将错就错呢?如果是那样,我们国家的‘十一五’规划还怎么完成呢?那不就是骗人的数字游戏吗?”

  说着,她又讲起统计学原理那一套,让人插不上话……茶喝了十几开,马婆婆还在侃侃而谈。

  刘华实在无法保持君子风度了,她无奈地说:“算我求你了吧,马丽,你就这样写吧,错了我负责任。”然后,刘华起身,假意要为马婆婆再换一杯新茶,原以为这个“逐客令”会让马婆婆顺着杆子往下滑,收兵回城。可是,马婆婆并不罢休,喝着新换的茶又激昂地说:“刘主任,既然发现有错,就应该立即纠正,不应该盲目跟从,老毛不是说,真理有时候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?我们可以在报告后面加注释嘛,把我演算的全部程序写明,说明这些数据的来历及可操作性。”

  刘华苦笑着:“有这种文章体裁吗?一个原本干干净净的总结,后面还要加一个附件,不可以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lfs.cc。青鸾峰上手机版:https://m.qlf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