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三章? 学校搬迁引非议_石榴湾
青鸾峰上 > 石榴湾 > 第五十三章? 学校搬迁引非议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三章? 学校搬迁引非议

  那一天,邓大海接待了民办老师张素文的公公和婆婆,当场把区教育局林局长叫到了办公室。林局长说是工作人员漏办了,邓大海见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,也就没有深究。他明白如果顺着这条线查下去,也许又要查出一串徇私舞弊的案件来。他现在还没有太多的精力管这样的事,再说了下属有错能改就好,得理且绕人也许更好些。圈子内的和谐也是很重要的。

  上午闵富其拿着政府办的报告来签字,邓大海给他碰了个软钉子。建大会堂的事也就到此完结了。邓大海又想起学校搬迁的事情来,他认为这件事情是件大事,一但出问题就不得了,但他又想,这个问题还是先问问周鸣阳,听听他的意见也许更好些。

  他来到了周鸣阳的办公室。周鸣阳与他是铁哥们的关系,两人之间也没有过多的礼节。

  “有事?”周鸣阳望着他。

  “学校搬迁的事,我想听听你的意见?”

  “这样吧,一个学校的搬迁动用的人力、财力都较大,抽个时间我们两人去那个地方看看吧。”周鸣阳说。

  “好,明天我有时间,干脆明天就去行不?”邓大海问。

  “上午不行,下午可以。”

  两人便商定第二天的下一起去樟树湾看看那所学校。

  两人谈完这个事,周鸣阳笑了下说:

  “嗯,刚才闵富其到这里,建大会堂拨款的事要我给你打个招呼,这人怎么这么不懂规矩!”

  邓大海也笑了下:“他拿着报告去我那里了,要我签字,你说这个字我能签吗!”

  第二天,荷叶镇镇长和书记已经接到区办公室的电话,知道周鸣阳和邓大海会来,书记殷方敏带着几位副镇长都在办公室等着。

  下午,周鸣阳和邓大海带了自己的秘书来到了荷叶镇,镇里的几位负责人听说两位区领导为樟树湾那所学校搬迁的事而来,都感到惊讶,那所学校不是好好的吗,怎么就要搬呢?在场的几位镇负责人心里几乎都揣着疑问。但却没人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。在办公室稍稍坐了会,喝了杯水便一起去了樟树湾那所学校。学校沿江而建,江边有一条水泥路,路两边栽着柳树和杨树,枝叶蔓蔓,葱翠欲滴。学校处在S形河道中的凸起部位,大门正对着河道上游的峡口,河风徐徐,走在这里感觉非常凉爽。学校的房子是十年代的建筑,三幢两层的砖瓦房围成一个小院,红砖青瓦,有些旧,整个建筑掩隐在绿树丛中,不但不显寒碜反而别具风格。

  邓大海走在最前面,这时候他的身份不像一位区长,更像一位导游,他说:“同志们,今天请你们来,是向你们说说为什么这所学校要搬迁。向你们解释我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和理由。”他领着这一群人沿着河道一边走一边说:“我在大学读的就是河务工程。工程测量、水力学、土力学、水利工程施工、河岸演变与河道整流这些内容就是我的主要课程。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有关防洪抢险的实例,很多都是血淋淋地教顺啊。”邓大海领着众人继续往前走,他用手指着上游的河道,说:“你们看,上游的河道笔直对着这个学校,在学校这个地方拐了个弯,而且河岸离水面不到三米,河两边的地势又窄,容纳洪水的能力很有限,一旦发大水,洪水没有河道的约束,水流不会拐弯,首当其冲地就是这个学校……”

  这时候有人说:“邓区长,我来镇里工作都十多年了,这里都没事,最大的一次洪水也就是前年,洪水也刚好只淹没这条路。”

  这时候,周鸣阳发话了;“刚才,邓区长的讲解我都听懂了,讲得很专业,他想到的是小孩子的安全,在这种事情上是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里的,你说十多年没有洪水,但你能保证今年不发洪水?明年不发洪水?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预测自然灾害。所以我支持邓区长的意见。对于灾害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,这个事区政府是一定要解决的。但是如何搬迁这倒是一个可以商量的问题。”

  邓大海与周鸣阳回到区政府的第三天,区政府下达了文件,第一期工程先解决樟树湾学校的教室,和学生宿舍,这期工程必须在春节前交付使用。至于老师的住房,和生活设施可以放在第二期工程解决。

  财政拨款、选地、组织施工紧锣密鼓地正在进行中。

  使邓大海没想的是,学校搬迁这件事并不是一片喝彩声,说好的有,说不好的也有。社会上谣传多种小道消息,温和一点的说法是:某某瞎指挥,要政绩,盲目上项目,挥霍老百姓的钱;尖锐一点的说法是:说某某资本家想要某块风水宝地,勾结某某官员,编造理由强令某学校搬迁。

  有一天,珊珊来到邓大海的办公室,说她电脑的QQ里有朋友发了篇文章给她,要他下去看看。

  邓大海跟着珊珊来到二楼秘书科,珊珊打开QQ空间,调出了那篇文章。映入眼帘的是“资本家进校园,校园变游园。”几个字,这是用小三号字,加粗黑体写的标题。下面的内容与社会上谣传的大同小异。邓大海看了这些内容笑了笑。说:“让他们去说,好的东西是说不坏的。”

  区公安局长向邓大海汇报这件事,说准备找出这人关他几天,邓大海阻止了,他说:“如果是坏人在煽动挑拨,那我们正好中计了,我们不要随坏人的鼓点跳舞。如果是不明真相的群众,那也让他们去说吧,真相总是会大白的。我们对待舆论应该宽容一点,舆论是面镜子,能照出真假,能照出是非。”

  这种谣传没人理会,闹腾了几个月也就过去了。邓大海的工作并没有受其影响。

  还有三天,就是二00五年的元旦。上午王小聪来到邓大海的办公室,手里提了个布袋,见人就发小塑料袋装的双喜糖。原来他与紫薇准备元旦结婚。他给了邓大海一张请柬,请邓大海当他的证婚人。

  王小聪现在已经是鹞仔乡的副乡长,在乡政府有一套公房,他说现在还不打算买房,暂且用这套公房作为婚房。他还告诉邓大海,这两年一直在金鸡岭蹲点,就睡在紫薇家里。邓大海开玩笑说;“所以你终于把紫薇追到手了,你说说是不是假公济私啊”王小聪说:“区长,你说得不对,不是假公济私,是公私兼顾。”说完又从袋子里拿出一包茶叶。说:“这是紫薇的爸爸给你的,让你品尝。是村办茶厂自己生产的。”邓大海说:“唉,我也想去金鸡岭看看啊,只是现在没时间。”

  王小聪说:“金鸡岭变化很大,跟两年前大不一样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lfs.cc。青鸾峰上手机版:https://m.qlf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